
西数43亿美元收购日立存储
转眼间2011年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时间,短短的半年时间中整个IT界里发生的事情其实并不平凡。2011年的IT产业中,处理器工艺制程全面进入32nm同时处理器进入高度融合时代、平板电脑疯狂来袭、USB3.0、裸眼3D技术、IDF和Computex展会的召开,都为2011年的IT界带来了精彩,下面就来盘点一下2011上半年存储市场发生的大事件。
首先我们来说说收购的事件。其实在硬盘市场在收购之前,包括希捷、西数、日立、三星、东芝等五大巨头,然后在经过一系列收购之后,就剩下希捷、西数和东芝三家,可见硬盘的寡头时代已然来临。下面就一一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。
● 西数43亿美元收购日立存储
2011年3月8日凌晨,据国外媒体报道,全球第一大硬盘厂商西部数据大约花费43亿美元现金和西数股票来收购日立硬盘业务。据不完全统计,西数用3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7.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日立全球存储技术公司。
如今希捷已经不再是硬盘行业的老大,在两家硬盘厂商的第二季财报中,西部数据出货5220万块硬盘,而希捷出货为4890万块,所以西部数据已经成为第一大硬盘厂商,而此次西数收购日立硬盘则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,将希捷远远甩在后面。
合并后的公司将继续留用“西部数据”这一名称,并且总部依然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Irvine市。John Coyne将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,Tim Leyden担任首席运营官,Wolfgang Nickl担任首席财务官。届时,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Steve Milligan将在交易完成时加入西部数据担任公司总裁,向John Coyne汇报。

希捷13.75亿美元收购三星硬盘
● 希捷13.75亿美元收购三星硬盘
就在西部数据收购日立不久,三星也传出被希捷收购的消息,当时很多人认为此次收购难以成功,但是事与愿违,就在4月中旬,双方完成了合作计划,最终协议如下:
——三星的硬盘业务将并入希捷
——延长和拓宽双方之间已有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
——三星向希捷提供NAND闪存芯片,用于企业及固态硬盘、混合硬盘和其他产品
——希捷向三星提供硬盘,用于台式PC、笔记本和消费电子产品
——深入合作开发企业级存储方案
——三星获得希捷的大量股权
——三星的一名高管将进入希捷董事会
希捷硬盘LOGO
上述交易、协议总价值约13.75亿美元,将由希捷以50%股票、50%现金的方式支付给三星。三星将最终获得4520万股希捷普通股股票,占希捷股票总量的大约9.6%。按照协议签署前30天希捷股价的加权平均值,这批股票价值约6.875亿美元,占交易总额的一半。
分析希捷收购三星的目的其实很简单,一方面是迫于西数的压力,毕竟西数收购日立后从出货量和市占率都超过了过去的一哥希捷,所以希捷需要利用三星来补充实力。
另外一方面三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NAND闪存厂商,因此与三星之间的合作将迅速提升希捷发展SSD硬盘产品的能力。虽然目前SSD硬盘营收仅占希捷总营收的极小部分,但是希捷已经看到未来的战场已经开始偏移到SSD领域。

SSD厂商大肆收购主控厂只为技术
固态硬盘领域算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产业,虽然年轻,但是后劲十足,目前除了传统的希捷、西数等厂商外,一些新的品牌尤其是内存品牌纷纷加入战场,进一步证明了固态硬盘的未来被看好,所以谁都想拿到属于自己的蛋糕。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后,难免出现强弱对立,所以收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● OCZ收购Indilinx公司
关注固态硬盘发展的读者应该都还记得。2009年,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Indilinx凭借其Barefoot控制器方案风靡固态硬盘市场。2010年,其风头被后来者SandForce盖过,但仍然在低端产品市场占据相当份额。
Indilinx固态硬盘主控
当初,Indilinx Barefoot方案的代表产品就是OCZ的Vertex系列。OCZ公司也是从那时起一心投入固态硬盘市场,甚至后来抛弃了自己的原有主营业务内存。现在,这两家公司的关系更进一步。OCZ近日宣布,已经和Indilinx签署协议,以价值3200万美元的OCZ股份为代价,收购总部位于韩国的Indilinx公司。显然OCZ这是要掌握核心科技。
● 金士顿入股JMicron
在之前,JMicron曾经计划从东芝那里引入投资,但因为担心影响和其他闪存芯片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等原因而放弃。而全球最大内存模组厂商金士顿也准备参与JMicron(智微科技)的私募,如果金士顿的提议得到批准,内存大厂将在固态硬盘控制器领域获得相当大的话语权。
JMicron固态硬盘主控
进入2010年之后,金士顿开始逐渐在固态硬盘领域发力,初期通过低价的入门级固态硬盘产品站稳了脚跟,后来又逐步拓宽产品线,推出了64-512GB型号的主流版本。目前金士顿固态硬盘大多采用JMicron控制器,双方的合作也渐入佳境。

三星存储强势进入国内市场
接下来这件事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,那就是三星存储以自己的品牌进军大陆市场。在之前,三星内存、硬盘、存储卡一直是主要走OEM路线,虽然有少量产品进入市场,但也没有正规的渠道推进,所以大家往往看到的三星产品多为手机、笔记本等等,而此次三星进军零售领域,也给用户多出了一份选择。
三星在2011年3月16日正式对外宣布进入国内存储领域的零售市场。这个举动对三星来说,是首次将在中国市场零售其存储产品,对消费者来说,则是拥有了直接体验三星半导体存储产品的机会。三星拥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科技、纳米技术、存储技术等,此次在华零售的存储产品包括存储卡、内存条,未来还将引入固态硬盘等产品。
三星发布会现场
新品启动仪式
在发布会现场,随着激光舞台背板的LED灯点亮,三星内存条、存储卡以及固态硬盘三大类产品震撼登场。首先亮相的是三星内存条,倡导绿色理念让人印象深刻,据了解:即将上市的内存产品是韩国原厂内存,本次共发布了DDR2、DDR3两大系列,包含主流的1G、2G、4G。
此次首发的三星内存条采用十分罕见的酷黑窄版设计,大小只有传统产品的三分之二,并官方标注“Green DDR”。据三星显示设备部存储产品经理李祎介绍:三星原厂内存采用40nm内存颗粒,采用无铅无卤素材质,节能环保,应该是市场上首批“绿色(Green)”内存。发布会现场的内存展示电脑,全面采用了技嘉金牌主板6系列“黑色会”主板,充分展示出三星内存的极致性能。
以“三防”为特点的三星存储卡在水波中露出真颜。官方数据表明:SD卡可以24小时浸泡在海水中、承压50G(重力)、并且可以在4000高斯的磁场下保证存储的数据安全。可以说三星在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。笔者预测,随着三星对存储卡三防技术的推广,存储卡行业的数据安全标准将会逐步完善、建立起来,这对广大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。
除了三防功能以外,三星存储卡拥有极佳的存储速度和稳定性,在存取速度方面要比同类普通卡提升25-40%左右。容量方面以4G、8G和16G为主,外观首次采用金属拉丝材质,在耐用性方面表现出色。此外,三星存储卡和内存产品一样,从技术到材料,颗粒、封装全部由三星韩国原厂生产。
发布会上,三星的固态硬盘(SSD)也一展真容,十分抢眼。韩国原厂固态硬盘在做工上更加精细,体积也控制的恰到好处。作为高端存储产品,固态硬盘的亮相吸引了全场的目光,未来电脑SSD时代的蓝图就此展开。整体来说,三星存储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科技感很强,不管是外观材质的选择,还是产品的细节设计,都能看出国际大牌的“王者气质”。

OCZ:内存不赚钱 我要专供SSD市场
● 2010年初 OCZ宣布全面放弃内存业务
在2010年的8月,OCZ看到SSD硬盘业务增长的突飞猛进,就决定停产低端主流内存,仅保留高利润的高性能内存产品线,而把业务重心放在固态硬盘上。但是到了2011年初,SSD经过了半年的发展,OCZ进一步决定彻底停产DRAM内存,全心发展固态硬盘。
OCZ高端内存也推出市场
OCZ表示,去年下半年的全球DRAM市场愈发疲软,而SSD业务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78%。在平衡考虑了DRAM市场的下坡表现和日益增长的SSD业务资本需求的状况下,公司决定在本财年末即今年2月28日,彻底停产余下的全部DRAM内存产品线。下一财年开始将只会有极少量的库存内存产品销售。
● 转型成功 SSD已经成为OCZ支柱产业
从传统的内存业务跳脱出来,专心发展固态硬盘的OCZ公司日前表示,其2011财年第四季度(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)的营收将达到6400万美元,相比上年同期的3240万美元增长接近100%。而整个2011财年,公司营收会达到约1.89亿美元,相比上一年的1.44亿美元同样增长迅猛。
OCZ最新 VERTEX 3固态硬盘
在6400万美元的季度销售中,占绝大多数的5800万美元都来自固态硬盘产品线。单产品线的营业额同比增长380%,环比增长40%。值得一提的是,OCZ固态硬盘的成功并非来自消费市场,其SSD销量仅有7%来自民用消费级产品,而有78%是服务器产品,15%为企业级SSD。
OCZ撤离DRAM内存业务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,公司2010财年收入尚有50%来自内存,到2011财年仅剩20%。年均增长200%的固态硬盘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支柱。

日本地震后硬盘价格狂涨为哪般
2011年全世界最大的事件恐怕就算上日本的9.0级地震,当时东芝、尔必达等上游DRAM和Flash厂商都受到了波及,一时间内存价格与日俱增。然而好景不长,内存价格没有明显波动,反而是硬盘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,请看下表为震前和震后的价格对比:
3月10日震前价格 | 4月初价格 | |
希捷7200.12 500GB | 260元 | 295元 ↑35 |
希捷7200.12 1TB | 365元 | 395元 ↑30 |
西部数据 500GB蓝盘 | 255元 | 295元 ↑40 |
西部数据 1TB蓝盘 | 375元 | 断货 ↑-- |
日立 500GB | 250元 | 290元 ↑40 |
日立 1TB | 350元 | 380元 ↑30 |
从对比看,震后1个月时间,500GB容量硬盘均价上调40元左右,目前均价逼近300元关口。而主流1TB硬盘同样涨势凶猛,均价上涨30元,创近期的新高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硬盘价格猛涨呢?
● 地震影响硬盘上游供货商产能
硬盘的生产不同于内存,由于生产门槛非常高,所以在品牌上也不如内存多。内存仅需要上游提供DRAM颗粒,基本就可以生产。而硬盘作为十分精密的部件,许多内部元件都是依靠上游供给。虽然希捷和西数已经基本可以自产部件,但是如碟片、基片、磁头和马达都需要上游提供。尤其是硬盘基片和电动马达,希捷、西数和三星等都没有工厂,完全依靠外包。
此次日本地震直接影响到的硬盘上游有昭和电工(主要生产碟片)、神户制钢和古河电工(两者主要生产铝制硬盘基片)、TDK和昭和电工和富士电机(主要生产磁头)、日本电产(生产电动马达)。
其中受灾比较严重的就是生产铝制基片的神户制钢和古河电工,他们的市占率分别为60%和50%左右。相信大家都知道,铝制基片由于价格便宜,多被用在桌面级台式机硬盘方面,所以此次地震直接影响了神户制钢和古河电工的产能,导致希捷、西数等硬盘厂商订货困难,所以随着库存的不断下降,价格必然会上涨。
另外,德州仪器位于日本的三座晶圆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减产,估计要到九月份才能恢复正常产能。德州仪器主要生产马达控制器芯片。
虽然如今硬盘价格已经回落到震前水平,其主要原因就是工厂陆续恢复生产,物流通畅等工作恢复正常。不过如此大幅度的缺货、涨价在硬盘领域也是不多见的事情,所以也称得上是硬盘界的一件大事了。

希捷终于发布单碟1TB硬盘产品
在硬盘技术中,单碟容量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。它对硬盘的整体容量、体积、性能、功耗、散热、温度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,也是很多用户购买硬盘优先考虑的参数之一。今天,希捷终于达成了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里程碑:单碟容量突破1TB大关了!
单碟硬盘产品
希捷的GoFlex Desk外置硬盘系列将首现采用这种单碟1TB技术(3TB容量也是率先在这一产品上实现的),整体容量有1TB、2TB、3TB三种,分别只需要一张、两张和三张碟片,存储密度高达每平方英寸625Gb,自然是业界最高水准。
希捷官方网站上还没有更新这种单碟1TB的GoFlex Desk,但应该和现有产品类似,也是3.5寸规格,USB 2.0/3.0接口,支持Windows/Mac OS X操作系统。
希捷还计划在2011年中期推出同样使用单碟1TB技术的3.5寸桌面硬盘Barracuda酷鱼系列,容量有1TB、1.5TB、2TB、3TB等几种,最多可存储120部高清电影、1500部游戏和海量的照片、音乐。
三星此前曾经在CeBIT 2011上展示过基于1TB单碟的2TB硬盘,但没有公布任何具体资料和照片,也不知道何时发布。非常有意思的是,希捷不久前刚刚宣布收购三星硬盘业务,也许单碟1TB技术正是来自三星?

再升级 DDR4内存已浮出水面
回顾历史,三星曾于1997年、2001年、2005年三次分别率先造出第一条DDR、DDR2、DDR3内存条,如今又在DDR4上继续保持了领先地位。
三星电子宣布,已经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款DDR4 DRAM规格内存条的开发,并采用30nm级工艺制造了首批样品。虽然目前DDR4内存的标准规范仍未最终定夺,但是优势已经非常明朗。
内存发展规划图
三星这条样品属于UDIMM类型,容量为2GB,运行电压只有1.2V,工作频率为2133MHz,而且凭借新的电路架构最高可以达到3200MHz。相比之下,DDR3内存的标准频率最高仅为1600MHz,运行电压一般为1.5V,节能版也有1.35V。仅此一点,DDR4内存就可以节能最多40%。
根据此前的规划,DDR4内存频率最高有可能高达4266MHz,电压则有可能降至1.1V乃至1.05V。
三星表示,这条DDR4内存使用了曾出现在高端显存颗粒上的“Pseudo Open Drain”(虚拟开漏极)技术,在读取、写入数据的时候漏电率只有DDR3内存的一半。
三星称,上月底已经向一家控制器制造商提供了这种DDR4内存条的样品进行测试,并计划与多家内存厂商密切合作,帮助JEDEC组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DDR4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,预计2012年开始投入商用。
另一家发布DDR4内存的是三星的老对手海力士。海力士已经开发出了容量2Gb(256MB)的DDR4 DRAM内存颗粒,以及容量2GB的DDR4 ECC SO-DIMM内存条,支持错误校验功能,均采用先进的30nm级别工艺制造,完全符合JEDEC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。
海力士DDR4 DRAM内存颗粒的运行速度高达2400MHz,比目前主流的DDR3-1333快了整整80%,也比三星DDR4快了266MHz,同时运行电压仅有1.2V,64-bit I/O接口下数据传输带宽高达19.2GB/s。
海力士计划2012年下半年开始批量生产这种高性能DDR4内存,主要提供给微型服务器(micro server)市场,暂无消费级产品规划。
从上面的消息看,我们还短期内无法使用到这种高频低功耗的内存,不过目前AMD和Intel都已经集成内存控制器,所以新的DDR4内存会带来新的信号传输方式,甚至会引起CPU接口的转变,所以短期不会上市到消费市场,我们只能期待它尽快到来。

SSD跨入SATA6Gbps和25nm闪存时代
SSD固态硬盘如今是风生水起,各大电脑展会它都是最吸引目光的产品。在2011年上半年,SSD也在悄然发生改变,第一个改变就是Flash颗粒基本都在向25nm进军,更先进的工艺可以节约生产成本。另外一个改变就是支持最新的SATA 6Gbps接口,可以让SSD的性能如虎添翼。
上图是海盗船、芝奇等SSD固态硬盘已经采用全新的美光25nm MLC,主控仍然使用SandForce SF-1200控制器。除了这些品牌外,OCZ、镁光、Intel等产品也均采用该款Flash,可见SSD已经迈入25nm NAND闪存时代。
当然,除了NAND闪存改变以外,新的主控都开始支持SATA 6Gbps接口技术,如最新的SF-2000主控,是刚刚发布支持SATA 6Gbps接口平台的一款,相比Marvell SATA 6Gbps主控又多了一个选择。
SandForec SF-2281主控芯片
随着主控芯片不断升级,SSD固态硬盘在SATA3.0接口技术下,速度一浪高过一浪,如今读写速度均已经超过500MB/S大关,更有的PCI-E接口SSD硬盘达到2G速度,可见硬盘再也不是系统的瓶颈,但是普及还需时日,我们只能等待。
全文总结: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,2011年的上半年里整个存储行业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情,新技术、新产品层出不穷,让我们大饱眼福,不由得感慨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,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、快捷和简单。
- 相关阅读:
- ·东芝存储荣膺政府"采购人喜爱品牌奖"
//dvd.zol.com.cn/264/2644063.html - ·重燃ODD市场 华硕台北电脑展光驱军舰
//dvd.zol.com.cn/421/4217462.html - ·极致轻薄 三星218BB外置刻录机仅245元
//dvd.zol.com.cn/450/4509789.html - ·仅899元 索尼MC5外置刻录机卖场促销
//dvd.zol.com.cn/443/4436388.html - ·仅899元 索尼MC5外置刻录机卖场促销
//dvd.zol.com.cn/419/41918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