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全世界最大的事件恐怕就算上日本的9.0级地震,当时东芝、尔必达等上游DRAM和Flash厂商都受到了波及,一时间内存价格与日俱增。然而好景不长,内存价格没有明显波动,反而是硬盘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,请看下表为震前和震后的价格对比:
3月10日震前价格 | 4月初价格 | |
希捷7200.12 500GB | 260元 | 295元 ↑35 |
希捷7200.12 1TB | 365元 | 395元 ↑30 |
西部数据 500GB蓝盘 | 255元 | 295元 ↑40 |
西部数据 1TB蓝盘 | 375元 | 断货 ↑-- |
日立 500GB | 250元 | 290元 ↑40 |
日立 1TB | 350元 | 380元 ↑30 |
从对比看,震后1个月时间,500GB容量硬盘均价上调40元左右,目前均价逼近300元关口。而主流1TB硬盘同样涨势凶猛,均价上涨30元,创近期的新高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硬盘价格猛涨呢?
● 地震影响硬盘上游供货商产能
硬盘的生产不同于内存,由于生产门槛非常高,所以在品牌上也不如内存多。内存仅需要上游提供DRAM颗粒,基本就可以生产。而硬盘作为十分精密的部件,许多内部元件都是依靠上游供给。虽然希捷和西数已经基本可以自产部件,但是如碟片、基片、磁头和马达都需要上游提供。尤其是硬盘基片和电动马达,希捷、西数和三星等都没有工厂,完全依靠外包。
此次日本地震直接影响到的硬盘上游有昭和电工(主要生产碟片)、神户制钢和古河电工(两者主要生产铝制硬盘基片)、TDK和昭和电工和富士电机(主要生产磁头)、日本电产(生产电动马达)。
其中受灾比较严重的就是生产铝制基片的神户制钢和古河电工,他们的市占率分别为60%和50%左右。相信大家都知道,铝制基片由于价格便宜,多被用在桌面级台式机硬盘方面,所以此次地震直接影响了神户制钢和古河电工的产能,导致希捷、西数等硬盘厂商订货困难,所以随着库存的不断下降,价格必然会上涨。
另外,德州仪器位于日本的三座晶圆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减产,估计要到九月份才能恢复正常产能。德州仪器主要生产马达控制器芯片。
虽然如今硬盘价格已经回落到震前水平,其主要原因就是工厂陆续恢复生产,物流通畅等工作恢复正常。不过如此大幅度的缺货、涨价在硬盘领域也是不多见的事情,所以也称得上是硬盘界的一件大事了。